《新北大史學》稿約
《新北大史學》最新目錄——第35期(2025.03[民114.03])
【專論】
01 英帝國的邊界?倫敦傳道會在大溪地的傳教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博士班一年級 蔡博晏……1
02 从郭松龄反奉事件看日本駐"滿"机关的合作性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研究生 陳敬瑞 ….25
03 國共內戰時期朱自清的活動與評價朱文之中所見的「改變」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碩士班二年級
徐正宇 ….97
【書評】
04 評余敏玲《形塑新人:中共宣傳與蘇聯經驗》(臺北 :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,2015)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碩士班一年級
陳孟廷 ……127
05 評陳進金,《空間・記憶・歷史:戰後東臺灣的政治監獄》 (新北 : 稻鄉出版社,2021)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碩士班一年級 顏宏穎 …..137
【編輯團隊】
指導老師: 王超然
主編: 李佩紋
副主編:吳聖翊
委員:張暐桓、黃珮蓁、黃佩翎、孫詠晴、張晉、吳穎琦
《新北大史學》創刊於89年5月是一份由本系同學組成編輯群所編輯的學術刊物。每一期從徵稿、審稿、校稿、定稿等流程均由學生編輯群完成,系上老師只從旁輔導。這份刊物提供對於歷史學有強烈探索之心,對於學術研究有熱忱的學生嘗試發表學術論文的園地。
本刊於每年六月(大學生專號)、十二月出刊 (研究生專號)。徵稿分為自行投稿與教師推薦兩類。六月份自行投稿截稿日期為二月十日,教師推薦截稿日期為二月十五日;十二月份自行投稿截稿日期為七月十五日,教師推薦截稿日期為八月三十一日。
國家圖書館 期刊文獻資料網:新北大史學
Airiti Library華藝線上圖書館_新北大史學
HyRead 臺灣全文資料庫
臺灣人社百刊
目次
- 宗教人的溝通
1. 劉增貴,〈禁忌–秦漢信仰的一個側面〉
2. 洪健榮,〈十九世紀後期來臺傳教士對於風水民俗的態度〉
- 醫療身體與政治身體
3. 李貞德,〈絕經的歷史研究–從「更年期」一詞談起〉
4. 伍碧雯,〈1920年代德國支持安樂死的論述〉
5. 李若庸,〈忠君或虔信? –知識菁英與亨利八世的對抗及妥協〉
6. 楊子政,〈從基礎邁向上層建築:英國左派理論與政治的變革〉
- 國家:協作的整體性及中央與地方之分
7. 陳熙遠,〈依違於江湖與廟堂之間–明清之際保標行跡考〉
8. 山口智哉,〈宋代先賢祠考:兼論南宋中後期的地方官學〉
9. 王超然,〈抗戰時期中央控制地方之再思:以蔣中正對楊全宇、吳肇章囤積案的處理為例〉
- 禮法與社會溝通
10.
陳俊強,〈唐代前期死刑覆奏制度〉
11.
李訓詳,〈納兵於禮–中國古代軍禮的形成〉
12.
蔣義斌,〈蘇轍禮論與史論關係之探究〉
13.
林士鉉,〈絕塞山泉煮龍井–高士奇扈從東巡及其東北見聞〉
- 溝通與時代
14.
何淑宜,〈時代危機與個人抉擇–以晚明士紳劉錫玄的宗教經驗為例〉
15.
李朝津,〈北伐時期政治思潮探討:《革命評論》的個案研究〉
16.
陳香杏,〈清末民初文人的社會網絡–以上海南社為個案研究(1909-1923)〉
17.
褚縈瑩,Tackling the “National Problem,” Proposing the Cooperative:
Instituto de Estudios Peruanos and the Chancay Valley Project, 1962-1968.
- 工業革命以來的東西方世界:東西方的溝通
18.
陳慈玉,〈二戰結束前東北電力事業的發展〉
19.
蔡龍保,〈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土木局營繕課建築人才的來源及其建樹:以尾辻國吉為例〉
20.
查忻,〈十七至十八世紀之巴達維亞唐人美色甘〉
21.
辛法春、顧力仁,〈西學衝擊下的中國與日本:從譯書書目所作的初步查考〉
22.
王舒津,〈民初山水畫中的風景〉
23.
林佩欣,〈以農業培養工業:戰後臺灣農業普查體系的建立〉
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前身為中興大學法商學院歷史科,法商學院於民國89年(公元2000)2月1日正式改制為國立臺北大學,歷史學系亦同時創立,並於當年9月招收第一屆新生。本系第一任系主任馬先醒教授,為學界知名的秦漢史專家;第二任系主任為陳守亭教授,擅長近、現代史研究。經過馬、陳兩位系主任的努力,為本系奠定良法美規,至今仍大體延用。
余忝任本系第三、第四任系主任,其後分別由李朝津、李若庸、陳俊強、洪健榮及林士鉉(現任)等5位教授,接任系主任工作。他們都懷抱理想、勤奮耕耘,對本系的發展,多所貢獻。
民國107年洪健榮主任發起結集出版《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成立二十週年論文集》,希望能將本系同仁(含專任、兼任及合聘老師)過去發表於各學術刊物之研究成果(每人乙篇)
結集出版,獲得廣大迴響。計有:(按筆畫順序)山口智哉、王超然、王舒津、伍碧雯、辛法春、李若庸、李貞德、李訓詳、李朝津、何淑宜、林士鉉、林佩欣、洪健榮、查忻、陳香杏、陳俊強、陳慈玉、陳熙遠、褚縈瑩、楊子政、蔣義斌、蔡龍保、劉增貴、顧力仁(與辛法春合撰)等24位教師同仁,響應投稿,共襄盛舉,誠屬創系以來空前之創舉。
蔣義斌 寫於臺北大學文學院研究室 民國109年1月
![]() |
2025-03-01 跨境的文化觀察─冷戰到當代東亞社會的鏈結與脈動 國立臺北大學校長 李承嘉推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吳文星推薦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、日本霞山會共同出版進入二十一世紀後,世界各國的歷史學者頻繁地使� |
![]() |
2024-03-01 『殖民地臺灣的經濟與產業發展之再思考』 『殖民地臺灣的經濟與產業發展之再思考』 蔡龍保 主編 國立臺北大學歴史學系/一般財團法人霞山會共編 文明基 陳徳智 林佩欣 曾立維 蔡龍保 林� |